黑龍江三江工程土工膜應用
黑龍江三江工程是即南水北調以來比較大的水利工程。現在我公司也在加班加點的生產,其復合膜是國標元寶料產品。
我公司正在按照陳雷部長做出的創造無愧于時代的先進水文化的講話做出合格產品。
以水文化的繁榮發展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記者: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向全黨和全國人民發出了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新號召。請問,水利部如何貫徹落實這一號召?
陳雷:面對我國日益復雜的水問題,面對人民群眾對水利發展的新期待,面對豐富多彩的社會文化生活,以水利實踐為載體,積極推進水文化建設,,既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崇高使命。
我們要按照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的戰略部署,切實把水文化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從水利改革發展全局出發謀劃水文化發展戰略,注重做到四個結合:把水文化建設與水利建設結合起來,與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和創先爭優活動結合起來,與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結合起來,與積極培育和發展機關文化、行業文化等結合起來。
此外,我們還要抓好四項工作:抓緊出臺水文化建設規劃,明確發展重點和任務;著力推進水文化建設實踐,引導社會建立人水和諧的生產生活方式;深化水利行業文化體制改革,加強水利系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特別要建設好各類水利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水利博物館、風景區,滿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構筑水文化建設整體格局,形成共謀文化發展、共建文化興水的合力,以水文化的繁榮發展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中華民族文明史在一定意義上就是一部興水利、除水害的歷史
記者:部長剛剛提到了水文化,其實我們知道,中華民族五千年治水史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水文化。請您介紹一下水文化的內涵。
陳雷:水是人類文明的源泉。從一定意義上說,中華民族悠久的文明史就是一部興水利、除水害的歷史。在長期實踐中,中華民族形成了獨特豐富的水文化。
水文化是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也是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支撐。按照表現形態,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是物質形態的水文化,主要包括被改造的河流湖泊、水工技術、治水工具、水利工程等。從都江堰、靈渠、京杭大運河、鄭國渠等古代水利工程,到三峽、小浪底、南水北調、黃河標準化堤防等現代水利工程,所有水利工程的設計、施工、造型、工藝和作用,都凝聚著不同時代人們的文化創造。
二是制度形態的水文化,包括與水有關的法律法規、風俗習慣、宗教儀式及社會組織。從西漢的《水令》,到今天以《水法》為代表的一系列水利法律法規,都反映了不同時代的社會關系、生產方式、行為準則和制度模式。
三是精神形態的水文化,包括與水有關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行業精神、科學著作以及文學藝術等。如天人合一、人水和諧的思維方式,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政治智慧,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道德情操,以及以水為題材創作的大量神話傳說、詩詞歌賦、音樂戲曲、繪畫攝影、科學著述,這些內涵豐富的精神產品,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瑰寶。
記者:從現代水利的發展來看,如何進一步豐富水文化的科學內涵?
陳雷:水文化建設是一個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問題,既要注重闡明水文化建設的重大理論問題,又要注重總結歸納水文化建設的實踐成果和經驗。
我認為,可以從四個方面豐富水文化的科學內涵:一是要加強我國傳統治水理念、方略、措施研究,提煉科學文化內核,為當今水利建設提供借鑒。
二是要加強世界先進治水思想、先進治水技術、先進管水經驗研究,從中吸收先進的治水理念和文化思想。
三是要加強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和民生水利研究,全面把握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的核心理念、本質特征和實踐要求,深刻認識民生水利的豐富內涵、時代特點和重點任務。
四是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水利改革發展的全過程,把大力弘揚“獻身、負責、求實”的水利行業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不斷為水利行業精神注入新的思想活力和新的時代內涵,使之成為推動水利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
展現治水興水的人文關懷和文化魅力
記者:那么,水文化建設如何更好地與水利建設相結合?
陳雷:實踐是檢驗水文化建設成果的標準。要把水文化建設融入水利改革發展頂層設計之中,注重從文化的角度反思人與自然的關系,積極引導社會建立人水和諧的生產生活方式,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注重從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求的角度來謀劃水利發展,大力推進民生水利建設,為人民群眾帶來更多實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同時,要把文化元素融合到水利規劃和工程設計中,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內涵和文化品位,展現治水興水的人文關懷和文化魅力。要深入挖掘傳統水文化遺產,摸清傳統水文化遺產的情況,認真梳理傳統遺產的科學內核,切實保護好各種物質和非物質水文化遺產。
記者:水利是惠及民生的公共事業,從加強水文化建設出發,如何推動民生水利新發展?
陳雷:民生水利是對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的豐富和發展,充分體現了水利工作的人文關懷。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不僅盼望加快解決防汛抗旱、城鄉供水、農田水利、水土保持等問題,而且希望從建設和諧的人水關系中獲得精神的愉悅,從高質量、高品位、個性化的水文化服務中得到理性的啟迪;不僅對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水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對創新和發展現代水文化提出了新的期待。
大力發展民生水利,形成保障民生、服務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發展格局,迫切需要把水文化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立足波瀾壯闊的治水新實踐,著眼當代社會文化生活的新特點,順應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加快水文化發展步伐,更好地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歡迎各界朋友以三江工程復合土工膜產品定制,來廠考察。